点焊是在电极压力作用下,通过电阻热来熔化金属,断电后在电极压力作用下结晶而形成接头。同时,在接头周围形成一个塑性环
点焊循环包括预压、通电加热、锻压和休止四个相互衔接的阶段 1.预压阶段 使焊件紧密接触,获得稳定的接触电阻 2.通电加热阶段 保证在电极夹持处两焊件接触面上开始熔化,形成熔核 3.锻压阶段 当熔核达到合适的形状与尺寸后,切断焊接电流,熔核在电极压力作用下冷却结晶 点焊接头形式:搭接、折边 由两个或以上等厚或不等厚度的焊件组成 点焊机接头和结构的设计原则 边距不宜过小//搭接量足够//点距合适//装配间隙尽量小//电极可达 点距合适 为限制分流,应有合适的点距,其最小值与焊件厚度、金属的导电率、表面清洁度以及熔核的直径有关。表为推荐的最小点距 通常按电极馈电方向在一个点焊循环中所能形成的焊点数分类,主要包括: 双面单点焊 单面双点焊 单面单点焊 双面双点焊 多点焊 点焊方法: a)双面单点焊 b)单面双点焊 c)单面单点焊 点焊工艺: 焊前清理,并严格规定存放时间 点焊电流大、阻抗小,二次侧电压低 焊件表面氧化膜、油污等直接影响热量析出、熔核形成及电极寿命,并导致缺陷产生和强度降低 焊前对焊件表面进行清理是十分关键、重要的工序 常用方法:机械清理、化学清理 点焊工艺参数主要包括 焊接电流 通电时间 电极压力 电极工作端面的形状和尺寸 选择工艺参数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性质、板厚、结构形式等 点焊最主要的参数 AB段:陡峭形。由于焊接电流小,不能形成熔核或熔核尺寸过小,因此焊点抗剪载荷较低且很不稳定 BC段:平稳上升。随着电流增加,熔核稳定增大,抗剪载荷不断提高 临近C点抗剪载荷变化不大(板间翘离限制了熔核直径扩大) 焊件越厚,BC段越陡峭,即电流变化对抗剪载荷影响越敏感 C点后段:由于电流过大,引起过热,形成喷溅,压痕过深等,性能降低
|